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求学,有助于学生获得多方面、多元的知识和理念。
不过,到底是数学家,还是做数学的工程师?任正非此前表示,华为至少有700名数学家。丘成桐讲,华为的数学家,可能还是解决硬件和软件问题的应用数学家偏多。
但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也指出,发展像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目的并非直接为经济和技术服务。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被认为最有希望在材料科学、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上做出突破,解决卡脖子困局。而和应用数学家相比,纯数学家确实很难真正得到工业界青睐,需要政府给予重视。科学家研究电磁学,是因为不了解电和磁的关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数学家们渴望纯粹,也有自己的骄傲。大会主席丘成桐在大会开幕式后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认识仍有偏差,他们说重视基础研究,重视的无非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已。值此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启动设立南开大学杰出校友荣誉称号,以表彰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在各领域和各行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以及为南开大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校友。
杨庆山说,希望全体南开人都能以杰出校友为榜样,坚守、传承和弘扬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南开人应有的贡献。希望各位校友再接再厉,继续投身到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各项事业中,引领带动广大南开人爱国奋斗、建功立业,为南开新百年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匡廷云校友在接过证书后难掩激动之情,非常荣幸母校给予我这样一个荣耀。希望今后能为母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也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
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他,创建了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学说,研究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攻克癌症难题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被中国生物谷评为癌症治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我获得的四个国家奖项,每一项都离不开树脂研究,这是我在母校跟着何炳林先生学习的,是母校教育的结果。
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的匡廷云,在中国开拓了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新领域,并取得系统的创造性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颜德岳而言,在南开大学5年的学习经历,对他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杨庆山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社会对它的印象和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友在社会上的形象和作为、在社会上的影响。我是1957年到1959年在南开大学生物系进修,成为留苏预备研究生。
几十年兢兢业业,颜德岳成为了一名高分子化学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JACS等国际顶尖期刊。和颜德岳有着相似感受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大学哲学院兼职教授方克立校友。过去一百年,南开大学坚守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培养的人才兼具爱国主义和服务社会的学识、智慧和能力。据了解,今后学校还将继续开展杰出校友的评选工作,以表彰校友们取得的突出业绩,礼赞杰出南开人为国家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发挥杰出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更多南开人建功立业新时代。
颁奖仪式上播放了 杰出校友的个人介绍视频,讲述了他们的成就与贡献。在南开大学的进修学习,是我一生中学习最难忘的记忆之一,它为我留苏打下了坚实基础。
虽然今年我已经85岁了,但我一定不忘母校给予的这份荣誉,继续为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创新研究做出我应有的贡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方克立开创了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提出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三大思潮对立互动说,创建了南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论,给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仪式上,首先由曹雪涛宣读了南开大学关于授予首批杰出校友荣誉称号的决定。我是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这样的号角声中,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本科的。我一生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南开大学度过的。各位杰出校友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爱国、报国之志,为国家和南开交上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从1919到2019,南开大学走过百年风雨征程。他表示,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南开大学,相隔近6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又到南开大学视察,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这20位杰出校友(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是:刘国光、刘新垣、蔡美彪、王梓坤、卓仁禧、匡廷云、姚守拙、颜德岳、姜伯驹、方克立、张全兴、王占国、杨圣明、方国洪、常文瑞、张玉奎、孙昌璞、彭孝军、方复全、孙金声。在毕业后的30多年中,我一直铭记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校训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坚守把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国家的利益中去,我和我的团队才能够取得这些成绩。
在南开大学我一共度过了28年,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日南开人,终生南开缘。
今年南开大学即将迎来新的百年,相信母校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讲席教授颜德岳校友回忆起在母校的求学经历,本科是人一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决定了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让我们学会了今后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完善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6月14日,首批20位来自历史、哲学、经济、化学、数学、物理、生物等8个院系的校友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百年来,南开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社会相谐行,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谱写了爱国奉献的精彩华章,成就了非同凡响的南开现象。1948年至1952年,刘新垣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领域的研究。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干劲十足,我要加倍努力工作,不因为获得杰出校友这个称号而骄傲。
驻望今朝,一代代南开人在各自工作领域建功立业、引领未来,在新时代谱写绚丽的人生华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92岁高龄的刘新垣校友在仪式上发表获奖感言。
在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校训精神的熏陶引领下,南开大学培养了数十万人才,成为社会各领域的骨干,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中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被授予杰出校友荣誉称号,方克立坦言,感恩母校,同时更要祝福母校。
他长期在科研一线致力于钻井液与储层保护理论和技术创新,解决了许多我国钻井重大科技及现场突发性技术难题,是我国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抗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从35岁到56岁,我是南开人。
回顾来路,周恩来、陈省身、郭永怀、曹禺、吴大猷等杰出校友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南开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现在从事海洋研究,但我在工作中所用到的数理基础,是在南开大学打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国洪校友于1956年到南开大学物理系学习,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潮汐、海洋环流和海洋数值建模等领域的研究,是一名物理海洋学家、潮汐专家,中国海洋潮汐学的主要开拓者。希望母校抓住新的机遇,更加繁荣发展,南开化学学科能够在学校、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
在场的杰出校友们在接过母校给予的这份特殊荣耀后,都有些激动感慨,荣幸感恩祝福继续发光是大家的共同感受。南开向各位杰出校友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母校为大家取得的辉煌业绩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他说道,在南开大学的经历,为我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非常感恩母校,同时也向母校建校100周年表示祝贺,祝福母校在未来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今天的20位杰出校友是南开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始终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生动阐释了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充分展现了南开人淳朴持正、沉潜务实的坚韧品格,为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母校赢得了无上荣光。
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一直以自己是一名南开校友而感到自豪。作为杰出校友,我们将继续努力奋斗,争取为母校下一个百年发展添砖加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